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要做好小农户与现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我个人感觉实施乡村振兴要抓好两个底线,做好两个衔接,促进两个融合。”4月17日下午,“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农

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我个人感觉实施乡村振兴要抓好两个底线,做好两个衔接,促进两个融合。”4月17日下午,“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乡村分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万龙教授在主旨演讲时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万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底线

论坛上,林万龙表示,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抓两个底线:一是防止规模性返贫、二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他提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我们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非常远的道路要走。

林万龙称,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我国现在以10%的耕地生产全球21%的谷物、25%的肉类、30%的水果,人口占全球18%。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谷物98%,玉米98%,大豆17%,猪肉、羊肉、牛奶等有一定程度进口。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60%。“我们成了第二大经济体,要养活14亿人口,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卡脖子'风险实际上可能是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时期扶贫资产分红要有所调整

“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将逐步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体制和政策体系。在解读如何做好两个衔接时,林万龙表示,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脱贫攻坚期健康帮扶政策起了很大作用,资产收益分红是精准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过渡到乡村振兴时期,大量的扶贫资产所形成的分红在帮扶对象方面、帮扶模式要进行调整。”林万龙称,大众对规模农业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中国有18亿亩耕地,根据数据测算,我国未来的全国户均经营规模在几十亩地左右,想靠扩大经营规模来实现未来乡村振兴的农业现代化是存在疑问的。“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在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要实现所谓大规模的经营是非常困难的。”

怎么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呢?“这就涉及人们对于‘大'和‘小'的理解。”林万龙举例称,寿光的小农户成就了当地的蔬菜“大产业”。林万龙表示,实际上的“大规模”有两种形式,即单个经营主体规模扩大的“内部规模经济”,以及将小农户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便是以社会化、数字化服务体系整合小规模农业生产资源,走“外部规模经济”之路。

乡村振兴要放到城乡融合的视野里

林万龙表示,促进两融合即指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未来乡村振兴时期,农业应该是产业链的概念,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包括跟农业生产相关的服务业、加工业等。乡村新的产业业态,例如说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在未来都可能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具体表现。”

至于城乡融合发展,林万龙表示,农业不等于农业生产,乡村不等于农村。只有在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思考乡村振兴的问题,乡村振兴才有可能真正做活,乡村振兴要放到城乡融合的视野里。

“同时,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林万龙提到,我们过去总是把非农生产跟农业生产当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项。“在进行二选一选项的时候,种粮食的就种粮食,不种粮食的就完全不种,这是误区,种粮食的人同时可以从事非农产业,把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联系起来的时候,二者不是二选一,而是可以兼顾。”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

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zonghexinwen/2021/0419/1126.html

上一篇:积极信号增多 制造业强复苏预期照进现实
下一篇:光伏温室,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