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亦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乐山市井研县天云乡为例,探究乐山市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与优势,总结出井研县天云乡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农业;乡村振兴;天云乡
1乐山市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下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发展的新挑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乐山市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乐山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客观要求。从农业提质增效上看,生态农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性。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有效供给,适应市场需求,推进乐山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去传统山地农业依靠山地一块薄地,用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施放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还得乞求上天风调雨顺,最后得到绵薄的收获。这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地农业,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时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又得吞下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恶果。生态农业具有绿色性,有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工业化思路指导下生产的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开始心生疑虑,转而追求更为原生态、无农药、无化肥、无基因重组的有机农副产品。这种生态农副产品的最大共性是绿色。山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孕育了丰富的有机动植物农副产品和以食用药用菌为代表的微生物产品。另外,生态农业的稀缺性,有助于促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正是因为人们对山地生态农业产品需求日益旺盛,而绿色生态农副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了山地生态农副产品的稀缺性。这种绿色供给的稀缺性催生了市场价格的高涨,从侧面反映了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随着人们对洁净空气、凉爽气候、田园风情的渴望,又催生了山地特色乡村旅游、休闲纳凉避暑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山地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成功使山地生态农业“接二连三”,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迈进。
2乐山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2.1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优良的资源禀赋从资源禀赋上看,乐山市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乐山市处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过渡带,最高处海拔4288m(峨边彝族自治县马鞍山主峰),最低海拔307m,从地形上看具有海拔垂直高差悬殊大(相对高差3981m)的显著优势。从地貌上看,乐山市拥有山地、丘陵、平坝三大类型地貌。全市幅员面积km2,居全省第10位,占四川省幅员面积的2.64%。其中山地面积8530km2,约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6.50%,主要分布在马边、峨边、金口河、沐川和峨眉山,是四川盆地和凉山高原的过渡地带。丘陵面积2694km2,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1.00%,主要分布在井研、五通、犍为和市中区的部分地带。平坝面积1603km2,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2.50%,主要分布在市中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全市地貌通常称“七山二丘一平坝”。与全省其他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成都市、绵阳市)相比,乐山市的平坝面积占比相对较少,山区丘区面积占比相对较大,因此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生态环境上看,乐山市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一是种类繁多的土壤环境。乐山市成土母质多样,地质结构复杂,土壤类型繁多,土壤有11个土类、19个亚类、52个土属、96个土种,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黄棕色土、暗棕色土、灰化土和草甸土。水稻土和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平坝区和丘陵区,黄壤土、黄棕色土和暗棕色土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灰化土和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m以上的地区。二是丰富的、差异性的水资源。全市流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河流有6条,属于岷江、沱江和金沙江三大水系,市内有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大主干河流。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20亿m3,居全省第6位,350多万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到3500m3;约22万hm2耕地,耕地的平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5000m3/667m2。人均和667m2平均水资源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是乐山人引以为豪的“乐山乐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zonghexinwen/2020/0804/469.html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