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基本的生产活动。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农业道德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道德风貌。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从事着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并在农业活动中形成许多传统的美德,这些生产活动和传统美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民族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农业活动及其道德,是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的广阔领域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各种生产活动都在为农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着实践的基础。农业及其道德观念的产生、发展,始终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相适应。
一、农业的产生和农业道德的形成
我国农业始终站在世界的前列。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长江流域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它与恒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构成了世界古文明的中心地。
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人类经历了1500多万年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我国广大的地域,到处都有原始人居住的遗址和活动的遗迹,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最初获取食物及其生活资料的方式并不是农业,而是采集和渔猎,这种活动都局限于在自然界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于是,种植业和饲养业就逐渐地从采集、渔猎劳动方式中产生了,并逐步代替了采集和渔猎的地位。马克思说,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就是以食物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农业的出现虽然和采集、渔猎一样,以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但是,人类已经有目的地干预自然再生产过程,已增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或产品,进而引起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原始农业开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终止于2000多年前的铁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在辽阔的地域,我们勤劳的祖先自原始社会前期,就利用着我国境内优越的气候、土壤、水源、森林、岩石、矿藏等自然条件,创造着适合自然环境的生产工具,从事着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较早地出现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就是在东北、广西、云南、台湾、内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也出现了各自的农业生产活动。这说明,在全国范围内,人类的祖先都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
原始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采集渔猎的综合经济。
在我国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出土物有粟、稻谷、稻壳、菽(大豆)、麦、麻、薏苡、葫芦,还有成堆的橡子、菱角、酸枣、麻栎等果实的果壳和果核。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原始农业所种植的作物,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谷为主。出土的生产工具极其粗糙简陋,有石斧、石锛;石锄、石铲、骨耜、木耜;石磨盘、石磨棒等。从这些粗糙的工具上可以看得出,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原始人类只能用石斧伐林扩地,用尖木棒掘松土壤,播下的种子任其自然生长,用石镰进行收割,用石磨进行简单的加工。众多的石磨盘出现,反映了当时已有丰富的谷物粮食。
在原始社会的遗址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渔猎工具,有骨制的箭头、鱼镖、网坠、骨哨等。动物遗骸达五十多个种属,有飞禽走兽,家畜游鱼。牛、马、羊、猪、狗、鸡已被大量饲养,这说明,原始农业虽然以种植业为主,采集和渔猎仍然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农牧与采集相结合的生产内容,是一种原始混合的自然经济。由于草莽丛生、猛兽横行,原始人类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才能与自然界作斗争。他们一般都采取简单协作的方法,并按照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最先从事农业活动的是妇女,但是,当男子逐步介入农业生产时,母系氏族公社就被父系氏族公社代替了。
原始农业的特点:其一,是封闭式和掠夺式的,是一种模仿自然的农业,主要是对土地、天然肥力的利用。当地力耗尽,收获变小,人们便弃耕,另辟新地,靠自然植被去恢复地力。其二,以人为动力,是在濒河沃壤展开的,靠河水的涨落保持生态平衡,广种薄收。其三,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中,以采集和渔猎作为重要的补充。
原始农业作为初级形态的农业,表现得极其落后,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不断地创造和改进工具,使人类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地位,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变成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日益增多。随着手工业和商品交换在农业内部的产生和发展,原始城镇也应运而生。剩余产品的出现,又引起阶级的分化,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奴隶社会的形成。再次,农业为原始人类解决了温饱问题,为科学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就这样,原始农业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史拉开了序幕。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qikandaodu/2021/0126/926.html
上一篇: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农业供给优化措施
下一篇:农用柴油的合理运用及其节约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