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纤通信系统
从目前有轨电车的运用控制系统中的光纤通信构成来看,一般是在车站的站台、变电所以及车辆控制段等位置敷设一根32芯的光纤,这样有助于快速、高质量的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整个光纤网络主要是采用1000Mbps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成了支持在线视频的光纤环网,并且在调度中心的光纤设备中配备了千兆核心的交换机设备,这样可以使得整个通信系统具备2层交换能力。
从目前北京有轨电车光纤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内容来看,其传输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频信息。在该系统中,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将各个站点所收集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的传输,一般情况下,单路图像码率为2M。第二,还需要对整个运输系统中所有的监控录像进行记录,这就要求该系统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特点,要求监控的保存时间不能够小于15天。第三,记录乘客的服务信息,这主要是依靠后台的电子站牌主机处理实现的,控制中心存储了大量的乘客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运营控制系统的各个板块中。除此之外,光纤通信系统还具有电力监控的功能,可以实现对变电所的信息进行控制[1]。
2 乘务视频监控系统
现代化的有轨电车都具备先进的乘务视频监控系统,这里所说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对乘务以及驾驶方面的监控。现代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采用了IP智能系统,可以将视频监控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网络、存储、编码器、管理平台等一体化联机解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后台监控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来控制各个方位的摄像机,并且通过调度中心对车辆运行段、变电所以及站台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控,除此之外,视频监控系统还能够对电车内部进行监控和记录,当发生意外现象的时候,后台系统可以接收到视频监控系统的报警,并且将当时发生的情况准确地记录下来,为后续工作的处理提供有力的影像资料。
3 乘务车载服务终端设计
乘务车载服务终端系统是现代化有轨电车运营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应当包含车载的智能终端、多媒体端、信息系统等,除此之外还应当包含有交通卡刷卡机和投币箱等必要设施。其中,车载智能终端系统能够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准确地定位,从而为总调度中心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不仅如此,车载智能终端系统还能够对有轨电车的行车间距进行控制,并且做出良好的规划,并且向站台等候的乘客提供车辆运输的信息。车载智能终端主要是以GPS定位为主要工作方式,一旦车辆进入GPS的盲区时,可以切换到离线导航模式,而且车辆的通信平台主要是采用GPRS,并且将收集到的实时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而且控制中心也能够将一些数据信息传输到车辆中,实现了双向通信的功能。该系统在监控过程中如果车辆出现了超速、开关门不正常、道路拥堵等现象也会进行报警。其次,车载多媒体终端设备也是运营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每一辆有轨电车上均安装有可移动的数字机顶盒,以便实现数字信息的接收。车载移动数字电视的播放控制主要是由GPS车载终端进行控制的,在每一辆车的前端部位均安装有17寸的液晶显示屏,这样可以同步视频信息的播放[2]。
4 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乘客信息服务系统是有轨电车运营控制系统中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其中应当包含着通信设备系统、电子站牌系统、司乘人员的考勤系统等,从总体设计原则来看,其主要是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应当大于1欧姆。首先,从功能需求上来分析,乘客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为上下车的乘客提供服务,其中应当包含电车的行车路线、动态车辆信息以及必要的换乘信息等。不仅如此,运营的主要信息还应当包含有早末班车的时间、目的地、车牌号的信息等。在现代化的电车发展中,等候的站台上还需要安装车辆的离站检测设备,并且利用当下比较先进的短程通信技术来识别车辆的ID信息,此外,车辆上还应当设置司乘人员的考勤信息,并且后台的管理人员可以准确地获取该数据信息。其次,还需要在站台设置电子站牌,从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子站牌一般均是由30寸的液晶显示屏构成的,站点的名称主要是采用中英文对照,并且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来提示乘客该站的基本信息。在电子站台的内部中,要安装显示有静态的道路图以及换乘图线,还需要在电子显示屏中显示附近的主要交通干道、景点、主要行政机关的位置、医院、学校等标志性建筑物的地理信息,并且在电子显示屏中要用醒目的图标来显示乘客此次的位置信息。从站牌的制作材质来看,站牌整体上要进行防水处理,而且在站牌的内部需要配备一定的照明装置和排风换气的设备,从保证电子显示屏能够醒目、清晰地向乘客展示路线信息[3]。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qikandaodu/2021/0113/904.html
上一篇: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探讨
下一篇:浅谈现代港航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