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根本问题,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任务,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绥江地处滇东北金沙江下游南岸,县辖5镇31村11社区,国土748.78平方公里,耕地14.6万亩。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县人口16.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3万人,农村劳动力5.99万人,全县农业生产总值7.895亿元,同比增长11.9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万元,同比增长9%。
党的十八大以来,绥江农村发展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方面,截止至2018年12月,31个贫困村10959户4526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1.3%降至1.29%,提前脱贫摘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推进竹、“半边红”李子、淡水渔业、生猪、猕猴桃等“五大产业”规划,建成云南最大竹产业基地,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村级全覆盖,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7亿元。生态建设方面,38条江河库渠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拥有中城、板栗、会仪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基础设施方面,初步形成“两横两纵一中心三联络”交通网络,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村组通硬化路率52%,农村客运覆盖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6.75%,安全水源保障率95.89%。4G通信和网络覆盖率100%,天然气管道线路35公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96%建制村实现“一村一幼”,义务教育巩固率99%。建制村卫生室覆盖率77.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99%,大病及养老参保率95%。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98.9%,农家书屋建制村实现全覆盖。基层党建方面,农村支部达标创建全面完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乡村社会治理成效突出。
“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从古至今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渴望和追求。而长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被普遍认为的长寿之乡有意大利的撒丁岛、日本的沿海地区、外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和中国广西的巴马、江苏的如皋、海南的澄迈、新疆的和田地区;近观我国,截止2017年底,经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认定的长寿之乡共有78个县。从地理分布来看,中国的长寿之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占82%,其中广西(26个,33%)、广东(8个,10%)、河南(8个,10%)、山东(6个,8%)、贵州(5个,6%)、浙江(5个,6%)。
首先,就是其比较“另类”的焦段。正如你纠结的一样,是选35mm还是50mm?这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甚至是职业摄影师的苦恼,如果你也在犹豫,那么这支40mm镜头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折中选择。既没有35mm那样的小广角形变,又没有50mm镜头那么太过刻板的视角,取两者的优势满足更多拍摄场景需要。
乡村兴则社会稳,农业旺则基础牢。应按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完善农村基本产权和经营制度,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确保2022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绥江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局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应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完善建制村党总支和村民小组党支部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全覆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面推行建制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小组组长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基层党务电子台账,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实现“万名党员进党校”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村级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面向建制村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村集体经济补贴村干部待遇试点,激励村干部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积极性。依托“云岭先锋”和“一部手机办事通”等政务网络,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乡村便民服务成效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县委政府持续推进系列强农政策,绥江农村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采取“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垃圾治理模式,建立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收费制度[2],到2022年,建制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自然村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升级改造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推动集镇污水管网向建制村全覆盖。实施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工作,到2022年建制村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推进“厕所革命”,按集镇2座和建制村1座标准建设农村冲水公共厕所,标准化建设旅游村和景区旅游厕所,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同步实施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到2022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80%,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行村庄风貌规划管控,开展旅游示范村农家屋顶和外立面整体风貌整治。推进院坝、公路和沟渠保洁增绿行动,健全包干片区卫生积分与爱心超市挂钩制度,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应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推进“两区”建管护行动,完成8.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0.5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任务。到2022年粮食作物种植17万亩,产量3.8万吨,以确保绥江粮食生产安全。
这两种教学法因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大不相同,起初是在不同的学科分别进行实验的,进展也很顺利,范围不断扩大。1991年,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政府、区教育局、临淄一中、临淄三中的大力支持下,由我主持召开了“全国首届暗示教学法与沙塔洛夫教学法研讨会”(简称“两法”研讨会),9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在和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中,这届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全国众多从事“两法”研究和实验的仁人志士团聚起来,让松散自发的实验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实验,也把原本毫无联系的两种教学法拉到一起,相互启发,自觉地把两种教学法融合在一起,这便是和谐教学法形成的基础。
坚持“以竹绿山、以李兴业、以渔治水”发展思路,打造竹、“半边红”李子、生态渔业、特色养殖、特色经作5个“亿元产业”。按“一园两廊三基地五板块”规划,打造“亿元竹产业”基地,建设南岸“竹艺小镇”,培育发展订单式竹类生产和加工企业。到2022年,竹林种植38亩,其中集中连片23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二半山区发展“半边红”李子,打造“亿元李子产业”。巩固南岸至中城,新滩石龙鲢鱼,会仪黄坪三渡3个万亩果园,建设新民-木槐片区、磨罗-安家片区、田坝-良姜片区、鲢鱼-石龙片区、黄坪片区、和平-三渡片区“六个千亩连片核心区”。到2022年建成新滩、会仪、南岸和中城4个亿元水果强镇,半边红李子种植10万亩,投产7万亩,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3亿元。开展生态渔养殖建设,培育新滩金沙江名优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和板栗冷水鱼苗育种基地。建设集饲料生产、水产批发、冷链物流和水产加工为一体生态渔产业园,开发特色渔业旅游产品,建设渔家乐休闲度假基地,推进渔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到2022年,建成5个生态渔示范养殖场,产量11800吨,产值4亿元,打造全省“万吨水产品基地县”。高山地区重点发展生猪、肉牛和家禽等特色养殖。以养殖场和养殖示范村组相结合发展模式,促进特色养殖提质增效。到2022年建成年出栏2000头生猪示范养殖场30个,年存栏200头肉牛示范养殖场6个,年出栏10000羽示范养鸡场15个,实现特色养殖综合产值4亿元。高二半山区以建制村合作社和乡镇联合社为组织模式,集中发展魔芋、猕猴桃、枇杷、中药材、蔬菜和茶叶等特色经作产业。以中城镇铜厂辐射带动发展白魔芋基地0.5万亩,重点打造中城镇铜厂、南岸镇团结、板栗镇清水和双河、会仪镇三渡5个示范点0.2万亩白魔芋基地。推进中城镇大沙农业0.3万亩枇杷和绍廷良姜村0.5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二半山区建设10个百亩连片示范菜园和6个示范茶园。到2022年,特色经作种植10.5万亩,综合产值3亿元。
1.2.3 由首先完成这6个动作作为标准的康复治疗师分别进行测量。使用同一把通用型角度尺,以解剖体位作为0度位,上臂与前臂纵轴的平行线的夹角作为测量值进行测量,见(表1)。
坚持“竹海新城·山水绥江”形象定位,构建“一心一带四区”全域旅游格局。以峰顶山、天宝山、真武山、夫人坝、大团岩、罗汉坪、千年渔村等7个特色村庄的生态农业和休闲庄园为示范点,挖掘水文化、苗族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留住乡愁”特色乡村休闲度假游和以采摘体验为主现代农庄周末游。加强半边红李子、猕猴桃和野山鸡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包装,挖掘河鲜、品芋火锅、鹿子宴、竹鼠宴和孔雀宴等美食文化,积极举办龙舟赛、垂钓赛、桃花节和李花节等农事节庆,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以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建设为抓手的精神文明治理,对乡村经济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积压物资责任划分不明确。一直以来物资积压的主体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计划提报部门、审核部门、设计部门等都不承担积压的责任,而物资积压的源头却是来自于这些部门,因为积压考核与计划提报脱钩使得计划申报不准确得不到约束,导致需求计划提报随意性较大。供应部门为了防止及处理积压采取过很多的手段和方法,如制定最低储备定额、厂家回购、利库代用、ABC库存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减少物资的积压。而且大部分方法都是事后处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处理积压上,年年处理年年增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积压的形成。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应强化境内大汶溪、会仪溪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确保流域生态安全。推进“森林绥江”建设,开展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和陡坡治理,健全县镇村组四级林长制,确保2022年森林覆盖率70%。推进铜厂和罗汉坪饮用水源地、及二十四岗林场和长江东转景区等地生态保护工作,完善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乡村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理论、新闻、文艺、社会和典型“五宣联动”思路,常态化组织基层干部宣讲团和农民宣讲团深入建制村和片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3]。实施道德讲堂进村入户行动,坚持“农村文明人”、“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镇等评选创建活动,推动道德讲堂建制村全覆盖,确保2022年县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100%。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强化移民文化、舞狮、金江号子和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库区文物古迹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到2020年底实现建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及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实施戏曲进乡村和送书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组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建立“县考镇聘村用”管理使用机制,建制村设立1个由县财政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确保2022年每个建制村拥有2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挖掘南岸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和板栗罗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借助“两赛一节”、桃花节和李花节等农事节庆平台,常态化开展富有地方特色民族歌舞、传统戏曲和民俗表演,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消费有效对接,振兴乡村文化事业。
法治是乡村社会治理根本保证,应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培养农民遵规守法和处理纠纷的法治自觉。坚持“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建制村人民调解室建设,加强对农村群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服务,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维稳目标的实现。开展“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乡村法治信息化工程,推动“12348”法律服务热线、云南法网和云南掌上微信公众号在农村的建设应用,实现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信息化。强化两委班子处理村务的法律约束,鼓励农村群众参与基层司法和法律监督实践活动,培植乡村社会治理法治氛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应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提升农村法治水平,强化德治思维,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4]。
资源载体受限,电站建设造成绥江损失土地5.164万亩,其中耕地4.3万亩,全县耕地减至14.61万亩,人均1.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坡度15~25°土地占耕地总面积67.5%,大于25°坡地占耕地总面积22%。25°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导致绥江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农业产业发展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绥江村庄小、多、分散,导致村内卫生厕所、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难度增大。“两污一厕”覆盖率低,卫生厕所普及率仅20.77%,90%建制村未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生活垃圾处理建制村比例仅31.25%。村庄规划建设覆盖率19.4%,农村群众环保意识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很原始[1],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产业尚处培植发展期,沿江发展较好农业产业带全被库区淹没,移民搬迁后重新规划的竹、水产养殖和旅游等产业尚处培植发展期。目前,农村产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权重不足。县域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利用,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和宣传尚处初级阶段,在周边市场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农村经济增长疲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落后,高速公路尚未正式开通,县境二级公路59公里,占建成公路1331.5公里的4.4%,等外级公路991.9公里,占比74.5%。镇村公路等级普遍较低,尚有48%乡村公路未硬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28%。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全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3.46%,比省平均指数低13.23%。绝大多数农转城人口仍定居乡下,形成特殊历史时期农村居住着大量城市人口社会怪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81:1,差距较大。城乡间土地人才和资源等要素缺乏有效双向流动和互补,沿江村庄和集镇发展程度普遍优越于偏远高二半山区,乡村全面发展压力较大。移民后续发展和治理压力大,各类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县内企业较少,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有限。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移民就业形势严峻。移民迁复建中遗留下来的涉及资产赔偿和补偿等相关经济纠纷和上访案件,使乡村社会维稳任务倍显复杂艰巨。
乡村社会治理主体是村民自治,应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建设。坚持农村民主选举制度,健全乡村政务公开和村务监督机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和自我服务水平,激发农村群众对乡村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健康和谐发展。
半年前,为了鞭策自己减肥,我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体重,填入Excel表格,生成一个走势图……今天,同事经过我的座位,只见他走过去了又若有所思地倒了回来,趴我耳边悄悄问:“那个……能不能透露一下,你这是哪只股票啊?走势蛮好的……”
德治是乡村社会治理重要支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挖掘传统文化和乡风民俗中的优秀道德规范,形成农村群众广泛认同的新时代社会道德标准,以此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腐朽思想,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精神风貌,铸就乡村社会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是根本。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拓宽农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道路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前提和基础,应加快国道213线升级改造,实施村组公路硬化和危险路段改扩建,实现农村公路管护全覆盖。推进乡镇客运站和建制村客运招呼站建设,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公路网络,确保2022年实现村村通客车和邮政快递。农田水利方面,应加快青羊洞水库建设和烂泥槽水库除险加固,推进绍廷和回望“小水网”建设,提高抵御春旱能力。实施回凤堰补水工程和会仪镇供水工程,确保2021年3.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资源利用率25.5%。优化乡村能源结构,推进天然气管网、沼气池和太阳能建设,实施10千伏以下电网改造项目,到2022年农村供电可靠率99.83%。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和4G网络覆盖工程,到2022年基本实现农村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实施超高清电视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成农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扩建会仪、新滩、板栗和南岸4所中心幼儿园和石龙小学。加快学前教育“一村一幼”进程,实现建制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坚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计划,健全农村学生教育资助制度,落实农村教师乡镇补贴,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确保2022年每个乡镇卫生院有不少于1名全科医生。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实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全员参保计划”,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筑牢农村健康保护屏障。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推进农村基本养老参保全覆盖,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和残疾人托养项目建设,落实好临时救助、残疾补贴和优抚安置等政策。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建设,标准化建设乡镇敬老院和建制村老年活动室。到2022年,集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100%,建制村综合养老服务覆盖率50%,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建制村老年协会创建率85%,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拓展乡村就业渠道,加快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和绥江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力“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与省外用工企业对接联系,到2022年,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组织转移省外就业4.5万人。推进李子、枇杷、猕猴桃、生猪、肉牛和野鸡等特色种养产业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对雇佣农民工企业给予三年定额税费减免。鼓励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自主创业,激发乡村社会发展潜力。统筹对外输出对内吸纳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消化模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直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抓实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建设,才能确保绥江农民的全面发展和乡村的全面振兴。
[1]唐学军,陈晓霞.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5):48-51+84.
[2]李国祥.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J].时事资料手册,2018,11.
[3]胡冰川,杜志雄.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与乡村振兴[J].中国发展观察,2017,12.
[4]绥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M].2019,09.
Adhere to the Overall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Village of Suijiang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qikandaodu/2020/0513/337.html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以桂林
下一篇: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